《儒藏》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76讲
发布日期:2012-05-25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2年5月17日晚七点,来自北京大学的王中江教授应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国际儒学院之邀,在研究生院 1-102 教室为川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的精彩演讲。本次讲座是《儒藏》系列学术讲座的第 76 讲,题目为:“人文世界与经典: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起源”。
王中江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孔子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等。主要从事周秦哲学和近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先后在东京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哈佛大学、台湾政治大学、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等访学、研究和讲学,出版学术著作主要有《道家形而上学》、《视域变化中的中国人文和思想世界》、《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一个新的全能式世界观》、《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等。
讲座伊始,王教授对为什么提出“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起源”这一问题做了探讨,他认为,人文世界首先是一个“经典世界”,即人们对经典的学习、解释和运用的世界,而现代社会的“世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倾向在不断地消解着经典:社会和文化的迅速同质化和同质化的不断复制,使得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可抑制的消融。若要在这种境况中恢复精神的活力,需要我们复活真正的经典传统和精神。
王教授指出,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理解、诠释的冲动和活动伴随着人类意识的出现而出现,而经典诠释学则是文明高度发展之后的产物。儒家之所以在中国古代文明的途程中最能承上启下、返本开新,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它建立了经典诠释学。所谓“儒家经典诠释学”,主要是指早期儒家整理、解读、诠释文本并将之经典化、权威化的行为、表现及其经验,同时也涉及到早期儒家有关诠释的意识和方法。
接下来,王教授为大家详细阐述了“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起源和特点。王教授认为,判断一种经典诠释学是否出现,可以有两个彼此关联的基本标准:一是“文本”的大致确定和被信奉为“经典”;二是与此密不可分的“文本”被广泛地阅读、引用和诠释,并相应地产生了经典诠释的作品和“术语”。 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来看,传统认为儒家经学(即“儒家经典诠释学”)开始于汉代的说法可能有待商榷,我们最多只能说儒家经典诠释学的“体制化” 和“大规模化”开始于汉代。关于“儒家经典诠释学”的特点,王教授指出,早期的“儒家经典诠释学”对经典文本的诠释行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经典的各个侧面和局部,对经典的“部分”内容和意义进行诠释;一是立足于经典的全局对经典的整体意义进化约?和概括。诠释学目标是“避免误解”。因此,在进行经典注释的过程中,要保持客观性和可公度性,即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四毋”:“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要避免主观臆测,克服片面性,即荀子提出的“解蔽”。而我们在经典诠释和经典学习中,不仅要克服先见、主观性,也要对作者“设身处地”和“同情理解”,以获得对古人的真正理解。
在自由提问的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就中国儒学、诠释学的一些问题和王教授进行了交流。王教授的演讲生动幽默、富于启迪,讲座结束时,大家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本次讲座,由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国际儒学院院长、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副院长兼古籍所所长舒大刚教授主持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