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进化:从斯里兰卡到日本看亚洲冶金术的源与流

发布日期:2012-12-14 作者:管理员来源:

 

应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考古系邀请,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 )考古学家Gillian Juleff博士访问我校,并于127日在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技术与进化:从斯里兰卡到日本论亚洲冶金术的源与流》的学术报告。
报告的内容基于Juleff博士在斯里兰卡的一项长期研究:季风冶铁(Monsoon Steel)。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Juleff博士和她的团队就在斯里兰卡Samanalawewa 地区开始了对早期冶铁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炼炉技术模拟实验,他们于1994年通过模拟实验,复原了当地7-11世纪期间一种特殊的炼炉技术,并在1996年的Nature》上发表了其研究成果An ancient wind-powered iron smelting technology in Sri Lanka一文。2007年后她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扩展。
作为冶金考古学家的Gillian Juleff 博士,长期专攻古代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的研究,她坚持将田野考古与实验分析视为技术研究的基础,重视对考古遗存发现地社会历史及地理环境等背景的考察。Juleff 博士注意到斯里兰卡气候受季风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中央高地西面迎风,而在夏季的六、七、八三个月中,相对的雨季随着强烈的西风飘然而至。Juleff博士团队在当地发现并清理的88处冶铁炼炉遗迹均地处山顶,风口(正面)迎着季风方向。在将地理气候因素与炼炉位置、形状、结构及周围炉渣分布等现象结合起来分析之后,Juleff博士还通过计算机流体动力学的研究,演示了其独特的“技术流”,即这种炼炉可以使掠过炉顶的季风的压力差达到最大化,从而将空气吸入排成一线的多个风口,提高了冶炼的时效与炉内温度。由此表明,古代的这种炼炉设计与南亚季风方向和工作季节密切相关。
Juleff博士在报告中还介绍了她的团队于19942007年期间在当地开展的一系列田野工作和复原实验。他们建造实验炼炉,模仿古人对季风的利用原理,炼制出一块低碳铁和一块意料之外的高碳铁,深入探讨了利用自然风力冶铁的炼炉技术与欧洲炼炉技术的差异。Juleff博士的研究并未就此止步,针对这种特殊的冶炼技术的来源与去向,她开始了更为深远的观察。
在报告中,Juleff博士总结了斯里兰卡C”字形线型炉与欧洲“O”字形圆型炉的技术差异,并根据对遗址附近新发现属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炼炉遗迹和斯里兰卡Sigiriya、缅甸Mount Popa、柬埔寨的Kompong Soai和沙捞越Santubongf 等地区田野考古的发现,以及日本Tatara 地区发现的类似炼炉,Juleff博士提出这种炼炉技术表现为一种时空分布上的“链接”现象,种种证据表明,这一技术传统于公元前4世纪起源于斯里兰卡,其后在周边地区盛行,它们可能是古代亚洲地区相对普遍的技术传统,后来发展成可生产高碳钢(剑等武器)的大型、多风口的线型炉。
Juleff博士在报告中强调了她的古代冶铁技术研究思想,即世界古代的冶铁技术并非一定是单一的“传播”,与达尔文的“进化树”相似,斯里兰卡等亚洲地区的“线型炉”冶炼技术传统,代表着一个此前未被认识的、与众不同的早期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演变的重要分支。
在报告后段的互动中,Juleff博士就五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分别给予了认真的解答,热烈风趣的答问结束后,Juleff博士高度评价了同学们流利的英语提问水平和专业态度,而在场的同学们则透过这场学术报告对“实验考古”案例有了更实际的了解。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