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迹历史地理学社成立四周年纪念读书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19-07-31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9年5月24日晚,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禹迹历史地理学社四周年纪念读书会在江安一教A201成功举办。本次读书会以周振鹤老师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为主题阅读书目,由16级历史学基地班戚雅荧同学导读,罗凯老师评议。

 

戚雅荧首先对书中许多重要的概念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辨析。关于“政治地理”和“政区地理”,周振鹤老师在他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中就有所区分:政区地理强调共时的政区结构,而政治地理关注地理区域与政治过程的相互作用。再者,关于封建与分封的区分是,封建必须要有封地,而分封既包括有封地的封建,也包括无封地的“虚封”。随后,戚雅荧同学对本书的内容进行了总体上的梳理,第一章讲郡县制的出现,第二章重点介绍了汉代封建制的状况,第三章总结出“两千年三循环”的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层级增减状况,第四章对历代行政区划变迁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五章在提出地方行政组织基本三要素物质要素、结构要素和管理要素后,介绍了历代地方行政组织沿革。后面的第六、七、八章介绍幅员伸缩、划界原则和政治因素,第十二和十三章分别介绍军管型地方行政制度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行政制度,第十四章介绍文化因素。

导读阶段结束,进入问题与讨论环节。魏源明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华北、西北、西南、东南这四个地区中,只有东南地区的高层政区轮廓在唐以后相对变化较小?罗凯老师认为,这个问题中涉及地理的基础、政治的惯性以及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相对合理性,牵涉面比较广泛。华北平原的河流相对来说不像长江珠江那样有明显的分隔性。特别是在黄河被束缚起来之后,黄淮海大平原几乎不存在一条能够让边界特别明显的河流,形成“山川形便”的高层政区比较困难。西北地区相对于华北来说,有更多作为行政区划分界线的山地,但是这里的山地没有东南地区那么密集。此外,西北地区和正北方的地区许多流动性较强的民族频繁迁徙,也使得这里难以维持一个比较稳定的行政区划。而东南地区不仅有山川密布的地理基础,并且这一地理基础也在相当程度上比较适合高层政区的幅员。像江西、福建、广东等这些省级政区,一方面其边界比较完备,另一方面大小适中,幅员状况合理。另外一点是,东南地区少有大规模的战乱,原有的行政区划基础比较稳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东南地区的大规模基础开发,早在六朝时期就已经基本完成,因而边界稳定。而西南地区,其基础开发直到今天还没有完成,因此其政区边界在近几百年的时间内多有调整。

说到这里,罗凯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这本《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的出版史。周振鹤老师这本书最初的名字是《体国经野之道》,1990年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在更换多个出版社之后和书名之后,在2006年的时候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有所不同。相比之前的《体国经野之道》,周老师这本《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增加了很多实证性的例子,对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这一部分的介绍也更为详细。

随后,宁浩同学提出一个徽州地区为何能够自成一套徽学的问题。罗凯老师认为,徽州保存有丰富的材料。徽州地区在地理上有一个相对的封闭性,现代化进程比较缓慢,徽州文书可以得到集中的保存。王桢峥同学认为元朝时期过多的行政组织层级可能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罗凯老师评议道,元代的路府州县并非总是一个完整的序列,很多路下面直接管州,然后州管县,也有府直接管县的情况。因此元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属于一种因地制宜的策略。由于元代合并了多个不同的政权,所以难以做到整齐划一,而这种因地制宜的治国理念延续了当地原有的管理传统,实际上有利于地方上的管理。

最后,曹丛钰同学对过去四年的活动进行了回顾,并对禹迹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读书会圆满结束,大家合影留念。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