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蒙文通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讲座(四):廖季平先生的经学与蒙文通先生
发布日期:2014-11-12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4年11月7日上午,在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望江校区文科楼5楼藏研所会议室,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教授、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蒙文通先生哲嗣蒙默老师,做了一场题为“廖季平先生的经学与蒙文通先生”的精彩讲座。这是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纪念蒙文通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讲座”之一,由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粟品孝教授主持,刘复生、缪元朗、彭华、韦兵、李晓宇、黄博、何凯等老师以及我校本科生、研究生近百人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蒙默教授谈及蒙文通先生的师承关系和学术渊源,认为蒙先生的学问的确是从廖季平先生下来的,蒙先生的经学是对廖先生经学的继承、扬弃和发展。
接着,蒙默教授重点谈起了廖先生的经学。他首先对学界的一些看法提出质疑,认为廖先生的经学“六变”不是越变越怪,而是“变”中实有“不变”;将廖先生与中国经学的“终结”联系在一起的说法也不妥当,即便说廖先生“终结”的是中国古典经学,也难以理解。应该说,经学到廖先生那里,已是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看法了,廖先生是新的经学的开拓者。
蒙教授指出,廖先生经学的核心是“素王改制”。《今古学考》是廖先生经学六变之初变的代表作品,其下卷为经话,一百来条,三十多条讲礼制,可见廖先生对礼制之重视,说明他不是在二变时期才讲改制问题。廖先生经学的一变讲平分今古,认为今学是经学、古学是史学,古学是旧制、今学是新制,代表作是《今古学考》。二变尊今抑古,讲素王改制就更清楚了,这是在一变基础上的发展,代表作是《知圣篇》、《辟刘篇》;康有为讲改制,即渊源于廖氏。三变分小统与大统,只是改名称而已;小统治中国,大统治海外;提出“中国欲强,必先变法”,要“中西互师”,还说“中西开通,必兼读西书”。这些情况都说明,廖先生经学的前三变,都在讲改制。至于四变分人学与天学,不好懂;五变讲小大天人之学,更玄了;而六变更不易看懂。不过廖先生讲天学的同时,还继续在讲人学,改制的思想仍在继续发展。
蒙教授还特别提到廖先生的《群经总义讲义》一书,指出有几个观点值得注意:一是分大六艺与小六艺,前者指六经,后者是礼乐射御书术,说普通学校不读六经可也;二是批评康有为对经义的颂扬,说今天国家难于变化,正是经义所累;三是他的《尊孔篇》,分四门二十几个问题来写,第一门就是讲孔子的“微言”,即改制思想,提出“无教则国不立”、“亡国必先亡教”的思想,认为尊孔尊经不是尊孔子个人及六经,而是讲孔子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可见我们不可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孔子和六经。至于晚年,廖先生读西书越来越多,加之受革命思潮的影响,他也不断有新思想涌现,说起了“革命”、“民权”等话题。
梳理廖先生的经学至此,蒙教授总结道:廖先生的经学内容很多,但主要讲王制,这是他思想的核心,这是很清楚的,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乱。可见学界的东西不可能全部正确,我们一定要善学人家的东西。讲到这里,蒙教授很自然地转向了蒙文通先生,认为蒙先生善学廖季平先生,他主要是学廖先生经学一变之说,总的来看,蒙先生之于廖季平先生,有接受,有扬弃,更有发展。
蒙教授指出:文通先生讲经学,是廖季平先生的框架,但有一系列重要发展,表现在:一是提出了一个经学体系,着重讲内圣外王之学,他的《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主要是谈内圣;《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主要是讲外王。蒙先生讲内圣是拉通了来讲的,自认为理学是他最深的学问。蒙先生讲内圣之学是自成一家的,受到诸如新儒家唐君毅先生的肯定,对廖先生的天学做了补充。二是提出了一个经学的宗旨。廖先生提出“素王改制”,晚年谈革命,可说是飞跃。蒙先生接着廖先生讲,认为儒家是主张革命的,是为兆民的,《孔子与经文学》一文是他经学的总结之作。三是指出汉代今文学家有一整套的理想即“一王大法”,具体体现为井田、辟雍、封禅、明堂、巡狩,这些都是今文学家的理想,是对人类平等思想的一种追求,是社会发展的方向。这虽说与廖先生的改制说有关,但提法已不一样。廖先生从经学到经学,蒙先生则由经学而史学,他是在结合社会历史的情况提出来的,对廖先生的思想有所扬弃,有所发展。四是提出了经学的一个定义,认为经学就是经学,非文非史非哲,是集古代文化之大成,为后来文化之指导者也。这一定义与时下一些讲法不一样,至今没有过时,是有生命力的提法。总之,文通先生数十年来浸淫于孔子和经学,功夫很深,确实有一种深厚的情结。
在答问环节,蒙默教授还谈到经学的整体性问题,并论及孔子与中国文化、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新儒家(如贺麟、唐君毅、冯友兰等)、知识与思想以及胡适、钱穆等。部分内容来源于口耳相传,弥足珍贵。
蒙默教授以八十八岁之高龄,讲座长达三小时,其内容之饱满,条理之清晰,逻辑之严密,新见之突出,无不令与会听众感动万分,大有“胜读十年书”之慨。我们衷心祝愿蒙教授健康长寿,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