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近代中国保守主义的困境:冰冷的现代性与遁入特殊性
发布日期:2015-09-28 作者:管理员来源:
9月25日下午2:30,施耐德(Axel Schneider,现任德国哥廷根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代东亚中心主任,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高端外籍教授)应我院之邀,于文科楼藏研室作了题为“近代中国保守主义的困境:冰冷的现代性与遁入特殊性”的学术报告。王东杰教授主持讲座,王果老师及相关专业硕、博士研究生出席。
施教授指出近代中国有诸多思想取向——如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然就日趋边缘的保守主义而言,首先应知晓其反对对象,以明晰其概念。保守主义是相对于现代性而言的,二者相伴而生,其所反对的“现代性”若不存在,亦无所谓“保守主义”。
“现代性”(针对西方世界而言)的产生有其历史过程:由中古时代教会拥有对“人”的阐释权,到文艺复兴时期学人主张回到古希腊、古罗马的“原典”,再到启蒙运动阶段倡导人具有“理性”。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使“人”具有了主体性,“世界”被客体化。所以,现代性的核心在对“人”的理解,其特点有三:一、“人”从“世界”中被抽离,“世界”被对象化;二、“人”由自己界定,“自我授权”;三、“人”对自我界定具有多元性,呈现某种“戏剧化”。现代性相信一种普遍价值——“新”、“进步”。
而保守主义(或言保守派)所反对的正是这种对“人”的理解:“理性”并不可靠,“人”除了“理性”,还有其他属性,“人”具有可错性。保守主义分为两派:一、古典保守主义。其虽相信某种普遍价值,但“人”本身所具有的可错性使人只可向此方向努力。二、历史保守主义。其依靠“传统”,“传统”是祖先智慧的积累,应为现实所用;而“传统”本身又具有特殊性与选择性。两派均反对线性的进步史观。
中国近代史上,不少被后世认为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实为“文化民族主义”者,后者乃以“文化”(多指本“国”或本“族群”的“传统”)为糖衣包裹现代性,“文化”多为工具,而非价值。言及中国近代学人,两种主义在其身上界限模糊,此亦表现出其内心的挣扎。如陈寅恪所言之“民族精神”,便含有保守的“传统”成分;章太炎、柳诒徵的著述中亦有上述二主义的影子。
施教授认为,“传统”与“现代性”无法以“体”、“用”统一;现代性的过程是世俗化的过程,以“改造”为方法。他亦论及近20年西方学界有“去世俗化”的倾向,对进步史观予以反思,究其原因,或许是对既有生活状态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