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代表团与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系列讲座(四)

发布日期:2016-12-15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6年12月12日晚七点,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系金珍我副教授,应邀以“多时并存:印度佛教艺术中的叙事、仪轨与供养人”为题,在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望江校区文科楼535藏研所学术报告厅进行学术讲座。讲座由熊文彬教授主持,由张长虹副研究员担任翻译。讲座吸引了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西南民族大学的众多师生和许多关社会人士到场聆听。
 
金珍我副教授:多时并存---印度佛教艺术中的叙事、仪轨与供养人(徐理)1687.png
 
本场讲座,金珍我副教授以印度萨尔纳特遗址博物馆考古调查发现的一座公元5世纪晚期砂岩雕刻的佛说法像展开。她根据造像的外观进行细节分析,并与同时期的雕刻造像相比较,结合大量实物和文献资料,对印度佛教艺术中的叙事、仪轨与供养人等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金教授从佛像整体形象出发。她指出该造像不仅在美学上具有极大成就,而且也因它的体裁和保存状况而文明。在萨尔纳特留存下来的造像遗址中间,这件造像可能是唯一的一件保存完好的的佛说法的造像,细节清晰可见。佛陀肉髻高耸、面庞圆润,双耳垂肩。眼睑低垂,目光内敛,嘴角微扬,表情祥和。身着通肩袈裟,紧贴躯体,双手于胸前施转法轮印,结跏趺坐于台座之上。佛头光上方左右雕有一对散花的飞天,背屏两侧是站立的瑞兽,上饰有摩羯鱼。台座下方中央刻有法轮,法轮两侧为双鹿、五比丘和一对母子,此像表现的是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的场景。金教授强调底座细节不容忽视,它帮助我们了解该时期南亚艺术家和资助人以及当时的百姓如何通过雕刻艺术这种媒介来操控时间和空间。通过对底座的细节分析来探讨受到政治行为和艺术团体不断进行策略上的革新来消除叙事时间上的距离,不同时期的文化是如何融入造像中。
 
金珍我副教授:多时并存---印度佛教艺术中的叙事、仪轨与供养人(徐理)1689.png
 
接着,金教授对造像的底座细节进行分析。她重点关注到底座中六位供养人中的女性形象,依据她卷草纹发型,金教授将其与笈多同时期壁画中女性人物形象作对比,判定这位女性极有大可能为王室成员。因而整个佛殿可能是由这位女性所在的王室资助而建。这种情况与在萨纳河发现的12世纪的一个碑铭内容相符,铭文提及到当时一个王后对寺院进行修建。金教授继而提到,多数时候,雕刻造像仅仅只给我们提供视觉上的证据,极少数雕刻造像本身会带有文本信息。那么,当有题记出现时,我们便很难把文本和图像的联系置之不顾。依据雕像中的人物形象和题记内容,便有助于判定供养人身份的准确性。供养人的形象和题记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觉和文献的记载,利于我们去理解当时历史上的供养人是怎么样从事这类活动的。她还指出,从传统观念看来,印度历史上没有类似中国《唐书》或《史记》等有关历史记录的官方著作。因此无论是雕刻上的题记或以王室诵文出现的铭文,以及梵文史诗著作等对理解书写时期的历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所展示出来的题记和图像之间的关系,还有越来越多比较清晰的关于仪式和场景描绘的雕刻造像,在雕刻造像中,仪式场景的描绘表现了历史时期的特殊性。在仪式场景中精致的贡品如海螺等作为仪轨用具,在仪式场景中出现是跟当时供养人有着密切关系,而这些都是在帕拉时期才出现。在广阔的历史环境下,宗教人物形象在不同时期会有相应的转变,特别是在公元前后,反应了当时人们认知态度的转变,由表现特定历史性的人物形象转向为视觉上对材料的记录。
然后,金教授对雕刻造像进行详细分析。经过研究,她认为造像底部人物世界的出现,反映了史诗故事进入视觉材料的重要历史过程。对人物形象和身份的判定,以及供养人活动仪轨的理解,都可以丰富我们对当时社会历史信息的认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视觉材料与考古发现的证据,将不同时间段以无缝衔接的方式呈现在图像里面,才能够促使我们更为实际的理解当时的情境。最后,金教授希望,通过她的研究,可以鼓励更多人在造像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讲座之后,熊文彬教授对讲座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金教授运用西方“小题大做”式的研究方法,从雕像的细节之处出发,结合图像和历史文献进行综合研究,给大家展现了西方艺术史研究的绝好范例。最后,在场师生与金珍我副教授针对讲座问题进行了交流互动,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