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石吉: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的反思:从现代化理论到区域社会

发布日期:2017-09-29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7年9月20日晚7点,台湾“中研院”人文社科中心、近代史研究所刘石吉研究员以“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的反思:从现代化理论到区域社会”为题,在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望江校区文科楼五楼藏研所会议室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演讲。本次讲座由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李德英教授主持,我院范瑛老师、周琳老师、张杨博士、廖文辉博士等众多师生到场聆听了讲座。

       首先,刘石吉研究员从自己在台湾的求学经历谈起,并结合台湾的历史地理,讲述了中国文化中的籍贯观念。台湾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683年施琅率兵收复台湾,台湾正式归由清朝政府管辖,但当时满朝文武大都主张放弃台湾。康熙皇帝力排众议,不仅不放弃台湾,而且鼓励把闽南地区的人口移民到台湾去,后来台湾于1887年成为清朝的第20个省。在台湾,有本省人与外省人的区别。清代台湾高山地区的客家人是本省人,而从大陆来移民是外省人,而1949年以后大批涌入台湾的族群,构成了新的外省人。近代台湾社会一直有本省人与外省人的冲突与融合,面对这种差异,最重要的是台湾要坚持学习和理解中国的历史。
 1.jpg
       其次,刘石吉研究员介绍了现代化理论兴起的背景及发展情况。现代化理论产生于美国,盛行于1960年代。哈佛学派的理论“西方冲击——中国反应”模式,也就是现代化史观。两边注重的都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怎么做出反应;一方面内忧外患,一方面救亡图存的过程。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刘石吉研究员认为,实际上“现代化”等于是“西化”。学历史只会“鉴往”,不会“知来”,历史学者的使命就是总结历史的规律。到了70年代的时候,随着越南战争的失败,美国政府在政治上觉得对第三世界的了解太少,所以在学术上就兴起了区域研究。美国和欧洲也产生了“新左派”的学者,他们主要强调区域发展及地域社会的特征及歧异性,并以此为出发点,对中国历史重新提出解释。
       最后,刘石吉研究员提出了自己对区域史研究的心得。费孝通最早从社会人类学的观念出发,称要去研究小城镇。区域经济史及地域社会文化史,逐渐成为当前学界主要关注的课题。刘石吉研究员称,区域研究的兴起,也可以视作是对“现代化”理论的一个反应。近年日本学界提出的近世中国的“地域社会”理论等, 对区域经济史与地域社会研究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刘石吉研究员称做社会经济史,一定要选择一个区域,而研究一个区域,不亲自去调研和参观,总感觉会隔了一层。他以自己对江南市镇的研究为例,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市”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讲座在现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李德英教授总结称,刘石吉研究员从台湾的历史地理,讲到自己的学术经历,再讲到区域社会史,从中研究历史的变迁,内容博大精深,十分精彩。在互动环节,刘石吉研究员还不忘提醒同学们,从事历史研究,应该正确认识和使用数据资料。同时,理论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不论使用什么样的理论,最终要以实证为根据。
 
Baidu
sogou